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點擊領取>>>2018-2021北京各區(qū)高三一模試題&答案&解析&位置換算資料包
2021北京順義區(qū)高三一模什么時候考?給高三小伙伴準備加油!高三同學們每天要學的內(nèi)容很多,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下面小編給大家準備了2021北京順義區(qū)高三一模什么時候考?給高三小伙伴準備加油,希望對大家準備有所幫助哦!加油吧, 高三的小伙伴!
想了解2021北京順義區(qū)高三一模什么時候考?給高三小伙伴準備加油
請撥打4000-121-121咨詢
2021年順義區(qū)高三一模診斷時間還未公布,根據(jù)往年的經(jīng)驗,順義區(qū)一模會安排在4月初或4月中。大家要優(yōu)先開始準備。
獲取【完整版】2018-2021北京各區(qū)高三一模試題&答案&解析&位置換算資料包
學而思·愛智康高考沖刺課程 咨詢請撥打:4000-121-121
《勸學》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識:
一.字詞解釋
(1)通假字
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輮,通“煣”,使彎曲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曬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zhì)
(2)詞類活用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诿~作狀語:
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天
b.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勖~用作動詞: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吃
二.特殊句式
(l)判斷句
①青,取之于藍
②冰,水為之
③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艿歉叨,臂非加長也
⑤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無以至千里(“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下文“無以成江海”中“無以”同此)
(3)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過秦論》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識:
1、通假字
約從離衡(通“橫”) 合從締交(通“縱”)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陳利兵而誰何(通“喝”)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贏糧而景從(通“影”)
2、古今異義
例句 古義 今義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黃河 水道的通稱
贏糧而景從 擔負 勝或獲得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東 山東省份
流血漂櫓 盾牌 使船前進的工具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吝惜 愛惜、愛護、喜歡
寬厚而愛人 愛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戀愛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劃分 整體事物的分開或使整體的事物分開
3、詞類活用現(xiàn)象
A、名詞的活用
席卷、包舉、囊括 名詞作狀語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樣
天下云集響應 名詞作狀語像云一樣、像聲音一樣
贏糧而景從 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內(nèi)立法度,南取漢中 名詞作狀語在國內(nèi)、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詞動用招致
履高品質(zhì)而制六合 名詞動用登上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名詞動用用破甕作 用草繩系
教師歸納,活用規(guī)律:名詞作狀語,名詞放在動詞前,1、2、3句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和狀態(tài),第4句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或方位。
名詞活用作動詞,第5句和第7句,兩個名詞連用,表示事物的動作意義;第6句,名詞和動詞用“而”連接,這個名詞常用如動詞。
B、動詞的活用
追亡逐北 動詞作名詞逃走的人
卻匈奴七百余里 使動用法使……退卻
約從離衡 使動用法使……離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動用法使……朝拜
外連橫而斗諸侯 使動用法使……爭斗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動用法使……滅亡
教師歸納:活用規(guī)律:動詞用作名詞,動詞在句中充當賓語,如例1、動詞的使動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4、5句,動作對它的賓語含有“使它怎樣”的意思,這說明這些動詞都產(chǎn)生了使動用法。
C、形容詞活用
會盟而謀弱秦 形容詞使動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詞使動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詞使動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詞動用變小,變?nèi)?/p>
教師歸納:活用規(guī)律:形容詞后帶有賓語,且對它的賓語含有“使它怎樣”的意思,說明形容詞用作動詞,表示使動的意義,如例1、2、3。
4、一詞多義
①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指揮
、谕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丟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逃兵、逃亡。的人
吞二周而亡諸侯。使動用法,使……滅亡
、酃
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險固地勢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
④利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銳利、鋒利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快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有利、條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有利的形勢
⑤遺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候已困矣。丟失
因遺策。遺留
⑥度
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規(guī)章、制度
試使山東諸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
5、請分別說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偃魂惿娈Y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判斷句
、谝环蜃麟y而七廟隳。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被動句
、坳惱l何。賓語前置句
、苤喪姡强褂诰艊畮熞。介詞結構后置
6、成語
同年而語 度長絜大
《師說》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識: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òu—讀書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經(jīng)傳zhuàn—傳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4、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學者 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 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今義:看字發(fā)出聲音。
小學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眾人 古義:一般人,普通人。今義:許多人。
所以 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于“用來……的”。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不必 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5、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后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6、重要句式:
1)判斷句:
、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 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志的賓語前置)
4)介賓短語后置句:
、 而恥學于師。② 不拘于時,學于余。③ 師不必賢于弟子。
5)省略句: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 (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 (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 (士大夫)則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7、一詞多義:
文言實詞
道:①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①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于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谖釓亩鴰熤(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畚釒煹酪(學習)
、軒煹乐粋饕簿靡(從師)
、萦谄渖硪玻瑒t恥師焉(從師)
惑:①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疑難問題)②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識別,動詞)②可知矣(知道,了解)
文言虛詞
之
① 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tǒng)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如“郯子之徒”“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 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于“的”。 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志。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jié),無意義。如“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
、 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作動詞,“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其
、 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 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如“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背誦篇目:孟子:《寡人之于國也》(背誦全文)
荀子:《勸學》(背誦全文)
賈誼:《過秦論》(背誦課文較后三段)
韓愈:《師說》(背誦全文)
點擊領取>>>2018-2021北京各區(qū)高三一模試題&答案&解析&位置換算資料包
部分資料截圖如下:
點擊鏈接領取完整版資料:https://jinshuju.net/f/JuPHPw
以上就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的2021北京順義區(qū)高三一模什么時候考?給高三小伙伴準備加油的相關內(nèi)容,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有疑問或者想要獲取更多資料,歡迎撥打?qū)W而思愛智康免費電話: 更有專業(yè)的老師為大家解答相關問題!
想了解更多2021北京順義區(qū)高三一模什么時候考?給高三小伙伴準備加油
請撥打4000-121-121咨詢
相關推薦:
2021北京西城區(qū)高三一模什么時候考?考生們要關注了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郵箱fanpeipei@100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