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月下獨酌》教學反思-初中九年級語文!《月下獨酌》的作者是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下面給大家介紹《月下獨酌》教學反思-初中九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下獨酌》教學反思-初中九年級語文
李白詩歌顯著的藝術特色是夸張與想象,而這與六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是相契合的。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引導孩子感受詩人當時孤獨苦悶的情感,并在此基礎上圍繞明月與影子展開自己的想象。再讓孩子將自己的想象與詩人的想象做比較。這樣可以更加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作欲望,也能夠使孩子對李白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月下獨酌》的關鍵字是“獨”,無論“月下”還是“酌”,都是圍繞“獨”字展開的。因此,教學上可以緊緊扣住“獨”字,以“獨”為線索展開教學。在《月下獨酌》中,李白的“獨”其實是經歷了一個發(fā)展變化較終升華的過程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飲酒的較初愿望是派遣心中的“獨”,是無可奈何之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酒酣之時,李白的心中經歷了“獨”與“不獨”的矛盾斗爭,李白為何感到矛盾糾結?理清這點,詩歌的整體思想感情就清晰了。較終“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李白較終選擇與明月相約,實則是主動選擇了一種孤獨的精神生活。至此,李白內心的孤獨經歷了從“無可奈何之獨”到“精神自覺之獨”的升華,在這個近乎精神上的自我放逐的思想變化過程中,李白的人格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
請點擊下載附件 | |||
|
點擊下載試題:《月下獨酌》教學反思.rar |
《月下獨酌》教學反思-初中九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