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小學教育 > 中學介紹 > 正文
內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2016年北京市重點中學:北大附中

2016-04-18 17:11:52  來源:網絡整理

  中學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同義詞 中學一般指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也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tǒng)基礎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于1960年,前身為1951年開辦的“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7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改制為“北京市104中學”;1960年,“北京市104中學”改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占地70畝,建筑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孩子共2500多人;在崗教師188人。

  歷史沿革

  建校背景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名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提議在清華大學開辦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

  1957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被改制為北京市104中學。

  創(chuàng)校改制

  1960年,按照時任北京大學校長陸平“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四級火箭”的思路,由北京大學牽頭將北京市104中學改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首任校長由時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尹企卓擔任,并從北京大學各個院系抽調了青年教師補充附中的教師隊伍。

  “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成為政治風暴的中心,受到迷惑和鼓動的青年孩子爆發(fā)出野蠻的力量,和臨近的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了全中國較早的數個紅衛(wèi)兵組織。

  改革興盛

  文革結束后,學校辦學恢復正常。

  1978年,該校成為北京市重點中學。

  1998年,承辦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2000年,在廣東深圳開辦中學深圳南山分校。

  2002年,成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0年,高中部實行單元制,原有行政班由全新的跨年級孩子社區(qū)實體——六個單元所取代。

  2012年,由國際部孩子組成的七單元成立,單元色屬灰。

  2013年,單元制升格為書院制。

  2014年,元培書院更名為明德書院,博雅書院更名為至善書院,道爾頓書院更名為新民書院

  2015年9月,北京大學在異地創(chuàng)辦的先進所學校中學天津東麗湖學校投入使用。

  辦學條件

  辦學規(guī)模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占地70畝,建筑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孩子共2500多人,其中新民書院為國際部,是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和美國Hotchkiss高中合作創(chuàng)建的項目。

  此外,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還設有中學深圳南山分校、中學天津東麗湖學校,承辦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中學深圳南山分校是一所成立于2000年的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寄宿制國有民辦學校。

  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是一所成立于1998年的由北京大學資源集團申辦,中學承辦的民辦中學。

  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除在廣東深圳設立分校以外,其余冠名“中學“的學校均與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沒有隸屬、合作等關系。

  硬件設施

  截至2011年8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建有教學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孩子宿舍、食堂,建筑面積共4萬平方米,設有閉路電視系統(tǒng)、機系統(tǒng)、多媒體輔助教學一體化校園網絡。該校圖書館(又稱北京大學圖書館分館)的前身是清華速成中學圖書館,實現電子檢索,共享北大圖書館資源,由學術報告廳、綜合閱覽室、外文原版圖書閱覽室、教師閱覽備課區(qū)及“康幔屋”休閑體驗區(qū)等部分組成,總面積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名讀者閱覽和自習。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共有在崗教師188人,其中特級教師15人,高級教師119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6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2人。市區(qū)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56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39人。

  特級教師:李冬梅、張繼達、金仲鳴、盧明、程翔、張思明、柳琪、孫增彪、周沛耕、李裕德、陳育林、吳正祿、陳劍剛、常競超、章熊

  全國優(yōu)秀教師:金仲鳴、程翔

   教學模式

  2010年,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實行單元制,原有行政班由全新的跨年級孩子社區(qū)實體——六個單元所取代。其中,一至四單元為常規(guī)單元;五單元為診斷方向;六單元為自主出國方向;六個單元分別被賦予橙黃綠青藍紫六種象征色。設立單元自治會,孩子自主管理公共事務,如裝修及管理活動室、策劃及組織單元活動等。

  2012年,由國際部孩子組成的七單元成立。

  2013年,單元制升格為書院制,七個書院分別命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元培”、“博雅”、“道爾頓”。于此同時確立書院議事會與公民教育課程。

  2014年,七個書院部分更名(元培書院更名為明德書院,博雅書院更名為至善書院,道爾頓書院更名為新民書院)。設立專職書院指導教師、繼續(xù)營造書院歸屬、助力書院自治、傳承書院文化。

  從2014至2015學年起,不再設置書院長,書院由孩子自治會管理,由成長輔導處老師對其工作進行指導。

  對外交流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本莊高等學院、濟濟黌高中、清風學園,美國康科德中學、希德威爾中學、吉墨斯河谷中學,法國德比西中學,澳大利亞凱禮中學,加拿大勒庫姆中學,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學(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新加坡萊弗士(Raffles)書院等學校建立友好關系,定期舉辦師生互訪等交流活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孩子連續(xù)兩年到該校進行機網絡應用和創(chuàng)業(yè)實踐培訓,該校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本莊高等學院、濟濟黌中學、清風學園,加拿大勒庫姆中學等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每年舉辦師生互訪等交流活動。

  辦學成果

  孩子成績

  高考成績

  2014年高考,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孩子一本99%,其中一同學以717分的成績位居海淀區(qū)理科第二名(含10分加分),另一同學以684分的成績位居海淀區(qū)文科第四名;文科650分以上15人,理科680分以上28人;此外,還有60余位孩子被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康奈爾大學等海外高校錄取。

  2013年高考,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孩子一本超過99%;其中理科650分以上人數160人,同比增長10%,文科7人,總計167人;理科600分以上296人,文科41人;此外,還有70余位孩子被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等海外高校錄取。

  2011年高考,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孩子一本均達到100%;其中理科600分以上人數168人,居海淀區(qū)第二名;此外,還有40余位孩子被芝加哥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海外高校錄取。

  學科診斷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孩子在國際中孩子學科奧林匹克診斷中,獲獎牌14塊,其中9塊;在一、二、三屆北京市“雷達杯”科學英才少年大獎賽中,均獲得先進名;10人獲北京市中孩子較高品質獎金帆獎,16人獲銀帆獎。

  2012年,在第29屆全國中孩子物理診斷中,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孩子王思真獲決賽(全國第三名),喬襲明決賽(全國第八名);此外,獲北京賽區(qū)省級一等獎人數為6人,二等獎獲獎人數為14人,三等獎獲獎人數為3人。

文章下長方圖-小學寫作范文精選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1對5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