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10108899

在線咨詢

點擊開始 在線咨詢

電話咨詢

請撥打咨詢電話 1010-8899
TOP
當前位置:上海學而思1對1 > 高中輔導 > 高二政治 > 正文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7)

2013-03-04 16:26:56  來源:上海智康1對1

點擊即可領取最新500+份上海高中試題/知識點資料包

點擊領取

— — 學而思高中課程在線預約 — —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免費學習診斷 精品5人班 個性化團課

    點擊預約→免費的1對1學科診斷及課程規(guī)劃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

  1、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分配制度。

  2、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作用

  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實行按勞分配的作用: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fā)展。實行按勞分配,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3、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稅款后直接歸勞動者所有,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他們既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投資者。

  按生產要素分配。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

  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作用: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勞動、知識、人才、創(chuàng)造的尊重;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讓一切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辯證關系是什么?怎樣實現二者的統(tǒng)一(如何貫徹“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先進,兩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助力。第二,兩者又是一對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犧牲一些公平或助力公平必須放棄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qū)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qū)和個人致富,較終達到共同富裕。

 、诩纫磳ζ骄髁x,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③要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國家要對收入差距進行調節(jié),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效率與公平的含義及意義

  效率=產出/投入,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著資源的節(jié)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助力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維護公平有助于協調人們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fā)展、社會和諧;有助于激發(fā)勞動者發(fā)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6、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效率與公平存在著矛盾。一定時期內,社會財富總量一定。個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勵效率的多了,用于體現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社會公平的逐步實現只有在發(fā)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

  實現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助力。只有維護勞動者公平分配的權利,助力勞動者的利益,才能激發(fā)勞動者發(fā)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7、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

  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qū)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qū)和個人致富,較終達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要將個人收入與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掛鉤,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在由國家參與的再分配中,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完善稅收和社會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1、財政的含義

  為了履行國家的對內對外職能,國家必須占有和消費一定的社會財富。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

  財政收入與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財政本質上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

  2、財政收入的含義及其來源

  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

  財政收入的來源:稅收收入——稅收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是征收面較廣、較穩(wěn)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利潤收入——國家憑借投資者的身份獲得利潤,主要包括國有企業(yè)稅后利潤中按規(guī)定上繳國家的部分,國家從參股企業(yè)中取得的股金分紅收入。債務收入——包括內債(政府公債)和外債。其

  他收入——統(tǒng)稱為“費”。

  3、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財政收入主要受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約。

  經濟發(fā)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因此,只有加快經濟發(fā)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總量,才能助力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xù)增長。

  財政收入還受分配政策的制約。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yè)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yè)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較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fā)揮,尤其會降低財政對經濟發(fā)展支持和調控的力度,較終也不利于企業(yè)的發(fā)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國家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助力國家財政收入穩(wěn)步增長,又促進企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4、財政支出的含義及其種類

  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

  財政支出的種類: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

  5、財政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

  財政收支相等是較理想的狀態(tài)。但財政收支是在動態(tài)中實現的,這種狀態(tài)幾乎不存在。

  財政收支平衡有三種情況: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jié)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著要靠借債過日子,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6、財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1)集中力量辦大事:①支持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通過對財政收支水平的調控,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促使經濟平穩(wěn)運行。

 、弁ㄟ^對財政收支方向、結構的調控,促進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支持高科技研究開發(fā),發(fā)展科技教育事業(y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xù)協調發(fā)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助力。②財政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助力。③財政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質保障。

 
頁數 標題
第1頁 先進單元 先進課神奇的貨幣(必修1)
第2頁 先進單元 第二課多變的價格(必修1)
第3頁 先進單元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必修1)
第4頁 第二單元 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必修1)
第5頁 第二單元 第五課企業(yè)與勞動者(必修1)
第6頁 第二單元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必修1)
第7頁 第三單元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必修1)
第8頁 第三單元 第九課征稅與納稅(必修1)
第9頁 第四單元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修1)
第10頁 第四單元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必修1)
第11頁 第四單元 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必修1)
第12頁 先進單元 先進課生活在人們當家作主的國家(必修2)
第13頁 先進單元 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必修2)
第14頁 第三單元 第五課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修2)
第15頁 第三單元 第六課我國的政黨制度(必修2)
第16頁 第三單元 第七課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必修2)
第17頁 第四單元 第八課走近國際社會(必修2)
第18頁 第四單元 第九課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fā)展(必修2)
第19頁 先進課 文化與社會(必修3)
第20頁 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必修3)
第21頁 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必修3)
第22頁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fā)展(必修3)
第23頁 第五課 文化創(chuàng)新(必修3)
第24頁 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必修3)
第25頁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必修3)
第26頁 第八課 走進文化生活(必修3)
第27頁 先進單元 先進課美好生活的向導(必修4)
第28頁 先進單元 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必修4)
第29頁 先進單元 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必修4)
第30頁 先進單元 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必修4)
第31頁 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必修4)
第32頁 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必修4)
第33頁 第三單元 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必修4)
第34頁 第三單元 第八課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必修4)
第35頁 第三單元 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必修4)
第36頁 第三單元 第十課創(chuàng)新意識與社會進步(必修4)
第37頁 第四單元 第十一課尋覓社會的真諦 (必修4)
第38頁 第四單元 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必修4)

  相關推薦:

  高考各科知識點大全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點集結

  高三停功課該如何復習

  高三政治怎么學?高三政治學習攻略

    點擊預約→高考沖刺課,決勝高考

點擊領取上海歷年高中合格考、等級考學習資料包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點擊領取
加入QQ群,與更多家長交流經驗。!
  • 上海小學交流群:639215153
  • 上海小學家長學習交流
  • 上海初中交流群:611612914
  • 上海中學家長學習交流
  • 上海高中交流群:959031473
  • 高考家長學習交流群
  • 上海幼升小交流群:772707735
  • 上海幼兒園升小學家長學習交流群

    相關課程推薦

    小學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初中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高中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意見反饋電話:400-810-2680  郵箱:advice@xueersi.com
    相關新聞

    學習資料免費領更多 >

    高中各科文章
    小學各科知識
    高考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