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10108899

當前位置:上海學而思1對1 > 小學輔導 > 家庭教育 > 正文

如何糾正孩子不尊重長輩的壞習慣

2012-12-21 16:59:49  來源:轉(zhuǎn)載

點擊即可領取上海小學1-5年級期末各科試卷答案

點擊領取

— — 學而思小學課程在線預約 — —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免費學習診斷 精品5人班 99元買快課

    點擊預約→免費的1對1學科診斷及課程規(guī)劃

  由于現(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導致現(xiàn)在孩子在家中越來越無法無天。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在公共場合,孩子表現(xiàn)得很沒禮貌,讓家長很難堪;在家里,孩子總是沒大沒小,對長輩不尊重。

  孩子沒大沒小原因何在?家庭“民主”怎么掌握度?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知書達理、個性鮮明的孩子?

  案例:

  馬先生(初中孩子家長)

  孩子竟然直呼爺爺姓名

  我們一直希望孩子成長在一個比較民主的家庭氛圍里,所以,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我們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孩子從不苛求?墒,現(xiàn)在孩子上中學了,我們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民主”留下了一些“后遺癥”,孩子在家里沒大沒小,對長輩顯得不夠尊重,時不時讓我們做家長的無比尷尬。

  那天,老家來了好幾位客人,吃晚飯了,讓孩子叫爺爺一起入席,孩子竟然當著客人的面直呼爺爺?shù)男彰?粗腿艘荒樤尞惖谋砬椋液秃⒆铀职置婷嫦嘤U。而爺爺說了一聲“這臭小子”后,臉上的笑容也顯得有些僵硬。我們都沒想到孩子怎么就突然脫口呼出爺爺?shù)男彰恕?/p>

  較近,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孩子學說話的時候,我們除了以稱呼對方“爸爸”、“媽媽”來引導孩子外,還告訴了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姓名,孩子剛開始學會直呼大人姓名的時候,我們不僅沒在意,還覺得很好玩,甚至還呼應孩子,覺得孩子能記清大人的名字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沒想到“隱患”卻就此留下。

  孩子上小學后,我們擔心孩子再“沒大沒小”下去會漸漸形成習慣,甚至會導致孩子霸道、不講理的個性,成為不受大家歡迎的孩子。所以,我們開始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了這方面“校正”,并引導孩子,講禮貌會讓他人覺得愉快、舒服與溫暖,并受到歡迎,能夠交到更多朋友。

  通過引導,孩子有了較大改變,由于對我和他爸爸有點忌憚,孩子不再直呼我們的姓名了,但對于寵愛他的爺爺奶奶,孩子有時還是顯得沒啥規(guī)矩,不僅無理頂撞爺爺奶奶,說起話來也沒大沒小,以致出現(xiàn)了前面當著眾客人直呼爺爺姓名、讓我們大人猝不及防、顯得沒有家教的難堪一幕。

  有時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或是到公共場所,我們也還會擔心孩子“出言不遜”讓大人下不了臺。但我也不希望我們和孩子之間總是“板著面孔交流”。在家里到底該如何把握民主的度,孩子既不會沒大沒小又樂于和長輩交流,并成為一個知書達理、個性鮮明的孩子?

  點評

  林老師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

  孩子,天真純潔又可愛,他們是世界上較接近美好的生物,我們常常用“天使”來形容孩子。然而,“天使”們偶爾也會有不可愛的時候,每當他們在家長和外人面前表現(xiàn)出不禮貌、不講理、野蠻霸道的行為時,我們就覺得他們好像化身成了“小惡魔”!

  究竟“天使”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呢?家長在教訓孩子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我們是如何教導孩子的?

  剛出生的孩子就像吸收力無限的海綿,他們會通過模仿,從周圍的人身上,學會如何行為和思考。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有一些在成人身上顯得很正常的行為,落在孩子身上,就變成了大眾眼中的大逆不道、沒大沒小。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這么做的,他們只是單純地展現(xiàn)自己學習的成果而已。

  比如,孩子會直呼家長的姓名,這是因為他們看到家長彼此之間就是這樣稱呼的,但卻忽略了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約定俗成。又比如,孩子有時候會在公共場合大呼小叫,跑來跑去,打擾周圍寧靜,讓家長很尷尬。其實這也不是故意的,他們只是做著在家里長輩允許他做的事情而已,他們不懂得,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禮數(shù)和規(guī)則。

  還有一些時候,孩子們會對大人頤指氣使,甚至出言不遜讓大人下不了臺。然而,他們可能只是單純照搬了家長對自己或別的成人說話時的口氣和語言而已。他們不懂得,對不同的人應該使用不同的態(tài)度和口氣。

  孩子擅長模仿,但卻缺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時間、地點、對象轉(zhuǎn)換行為模式的能力。這就需要家長耐心地指導和教育。尤其是孩子出現(xiàn)以上“沒大沒小”的行為時,與其忙著責罵孩子,不如把這當成一次教育的時機好好把握,化危機為機遇。

  好家長是學出來的

  想要孩子知書達理,家長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平時:以身作則,文明示范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言傳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比如尊老愛幼、文明禮讓、使用禮貌用語……在一個家長說話全都輕聲細語的家庭中,是培養(yǎng)不出說話喜歡大呼小叫的孩子的。反之,如果家長平時就不注意對待長輩的態(tài)度,那么孩子自然也就有樣學樣,不懂得尊重長輩。

  2。事前:約法三章,預防為主

  帶孩子接觸陌生人或進入陌生場合之前,應該對孩子說明對方的身份、該場合中應該遵守的規(guī)則和禮儀,提出行為和語言的具體要求。對于自我約束能力薄弱的孩子,要事先約法三章,指出錯誤的行為必然要受到相應的處罰,讓孩子能夠主動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打好預防針,就不容易出現(xiàn)尷尬的“意外”。

  3。事發(fā):及時指出,明確要求

  孩子做一些事情,出發(fā)點往往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表達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限制,有時會出現(xiàn)“說話太直”、“說話不經(jīng)頭腦”甚至“言語傷人”的情況。這種時候,不必過分指責,指出錯誤以后說明理由,讓孩子及時道歉。但盡量不要在公開場合嚴厲批評孩子,以免在外人面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4。事后:把握時機,助力訓練

  一旦有“沒大沒小”的事件發(fā)生,要注意把事件本身當成教育的時機,及時讓孩子反省自己的行為,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指導孩子如何分析場合、對象、事件上,讓他們了解,有些話不一定要說,有些話要換種方式說,并且一定要說明這么做的理由。

  戴女士能夠注意“引導孩子,講禮貌會讓他人覺得愉快、舒服與溫暖,并受到歡迎,能夠交到更多朋友”,就是很好的示范。在孩子理解了家長的意圖后,及時為孩子制造合適的機會和情景,進行助力訓練,有助于孩子將大人教給的“道理”內(nèi)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好家長是學出來的。沒有孩子天生就是優(yōu)秀無缺,犯錯是必然的,要做好遭遇“尷尬”的心理準備,家長和孩子一起,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用小錯誤換取大成功。


家庭教育:

如何糾正孩子不尊重長輩的壞習慣

優(yōu)秀家長必備的十種品質(zhì),你做到了嗎

4歲孩子見路邊性廣告問懵家長

孩子上了初中不聽話了怎么辦

中國教育的九大敗筆

    點擊預約→99元快課,一次課聽懂一個知識點

【免費領】上海各區(qū)小學上冊學習資料【超值禮包】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

馬上領取資料
加入QQ群,與更多家長交流經(jīng)驗!!
  • 上海小學交流群:639215153
  • 上海小學家長學習交流
  • 上海初中交流群:611612914
  • 上海中學家長學習交流
  • 上海高中交流群:959031473
  • 高考家長學習交流群
  • 上海幼升小交流群:772707735
  • 上海幼兒園升小學家長學習交流群

    相關課程推薦

    小學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初中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高中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意見反饋電話:400-810-2680  郵箱:advice@xueersi.com
    相關新聞
    小學升初中資訊
    小學數(shù)學口算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