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日前,上海市2011年中考體育方案出臺引發(fā)廣泛關注。記者采訪獲悉,增加球類必測項目后,多數學校表示選籃球者多,女生普遍對籃球運動有點怵,感嘆壓力大,心急家長欲請體育家教為孩子惡補籃球。學校也表示,將根據方案變化增加耐力跑和球類運動的訓練時間。
多數孩子選籃球女生壓力大
“中心城區(qū)學校由于場地有限,平時訓練籃球較多,我們學校估計近八成孩子會選擇籃球項目。”向明初級中學體育教研組長湯海燕老師告訴記者,女生平時對球類運動不是很重視,一聽說要考球類有點怵。
“我們原本沒打算選籃球,沒想到,籃球成了必測項目,真讓人頭疼。”上海市徐匯區(qū)某初三家長徐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學習成績好,但身體較胖,平時不愛動,根本不摸籃球的,運個球還常出現帶球跑或雙手運球等違例現象,更別提投籃了。“診斷說明中規(guī)定出現這種違例現象,每次要加5秒,秒數不斷疊加,那估計在運球階段,女兒的成績就已‘慘不忍睹’了!”徐女士焦急地說。
現在離中考體育診斷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如何提高女兒的體育成績成為家中的“頭等大事”。徐女士在一所學校當老師,她打算請體育老師給女兒“開小灶”,加強運球和投籃訓練。
而有部分家長則表示,球類變必測,體育老師早就吹過風了。“我們已經練了好幾個月了,平時一有空,就去小區(qū)附近的籃球場練球。”家長向女士說,通過近段時間的“惡補”,女兒發(fā)現籃球診斷的要求也不算太高。
學校根據變化調整訓練方案
“我剛在班里宣布了中考體育方案,不少女生一聽說確定要考三大球,就顯得很緊張。”上海市一位初三體育教師劉老師告訴記者,以往球類運動作為選測項目時,女生基本“漠視”它的存在,再加上大多數女生不太喜歡籃球,平時都是“逼著”她們練的。
“從平時訓練來看,如果不規(guī)定時間,她們完成的投籃質量還行,但若一碰到診斷要診斷時間,孩子一緊張,動作就容易變形,違規(guī)或投球不中成了常事,對女生來說相對困難點。”劉老師說。
對此,部分學校也表示要根據方案變化增加耐力跑和球類運動的訓練時間。“在未來一個多月的教學中,我們會增加籃球的針對性訓練,在完成初三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計劃分配三分之一的時間訓練籃球。”湯海燕老師說,另外作為先進類耐力項目的分值相對更重,由去年的4分漲至6分,學校目前也通過早鍛煉和課外活動加強長跑訓練。
還有一些老師表示,他們會抓“大頭”,多練耐力跑,畢竟先進類耐力項目占6分,籃球只占3分。“籃球的穩(wěn)定性薄弱,一緊張就容易發(fā)揮失常,拿難,相對而言,耐力跑成績較穩(wěn)定。”
[提醒]做足準備活動以防意外受傷
對于中考統(tǒng)測增加球類“新成員”,上海市八初級中學體育教師楊志軍建議,對于一些球性不是很好,運球能力差的同學,診斷時不要搶快或急于出手,而是在助力穩(wěn)的基礎上再投球。
湯老師則建議,孩子在訓練籃球時,準備活動一定要做足,掌握正確的傳接球方法,以免腳踝、膝關節(jié)和手指受傷,加強行進間單手投籃和籃下投籃的訓練,不要操之過急。另外,孩子平時在家,可適當多跳繩增加人體協(xié)調性,一般建議跳4分鐘左右。
根據籃球診斷基本要求的變化,靜教院附校體育教師王廣轉則表示,孩子要特別注意提高投籃的命中率,因為要求中說明受測者只有一次機會;未投進籃,每次加4秒,比去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