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語文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我高一高二的時候,其實很少讓孩子機械地、重復地做高考訓練,甚至課堂測驗都很少。我的孩子都知道,我們喜歡談詩論文,說古道今。要不是因為時間,我一課書,真希望能與孩子盡情盡興地讀它個把月。個把月怎么了,文字里有浩淼煙波,行于其間,那真是一身的湖光山色。我們在課堂上,都無比快樂!譚笑(考入天津大學)會瞪圓眼;馮昕瑞(考入北京大學)托著腮;徐涵劍(考入北京大學)、阮兆松(考入香港大學)都會和著書中的內容“表演”;孫昕燁(考入天津大學)眼中會閃現(xiàn)淚光;雨晴(考入清華大學)和文虛(考入北京大學)會用目光把你浮起來;瑋琪(考入清華大學)會閃動大眼睛,猶如蝴蝶;樓悅晨(考入北京大學)會美美地聽;宜婷(考入美國耶魯大學)會用眼睛和你交流;夢溪(考入復旦大學)、牧曉(考入復旦大學)會遐思;李程(考入美國哈佛大學)的心會遠行;雅喬(考入美國大學)會目光流轉;華男(考入人民大學)會癡癡地望你;乃天(考入香港大學)感覺到醉了就會罵人;江南(考入北京理工大學)醉了就哈哈大笑,語文課上江南若是不笑了,那她一定就是睡著了;博驍(考入北京大學)會把你說得好的地方都記下來,他剽悍的外表常常會迷惑人,其實他是個學習語文的天才;雪菲(考入北京大學)、趙巍(考入北京大學)會把課堂的內容轉為血液,周身流動起來……好多呢,要說這個可就沒完沒了了。語文課里有歡笑,有淚水,更多地浸潤著我們生命的感動與感悟。現(xiàn)在還記得馮瞰(考入人民大學)從英國回來的時候對我說她發(fā)現(xiàn)首都機場有個餐廳名曰“東方之既白”,她說她對這名字比其他的同去的外班同學有著更多的親近與遐思,這都來源于我們師生的課堂。我們在兩年的時間里,其實不怎么說高考,整體說語文呀,文學呀,古人呀,人生呀,生命呀這些虛無縹緲的話題。以至于初上高三,學委搜集大家對高考準備的建議,一位同學說,老師要診斷呀!是啊,兩年來,他大概覺得我飄舞升騰在璀璨的理想的星空,不想診斷,也不愿診斷!
高三了,我對家長說,課堂猶如江湖,同學跟了我黑宋江一場,我得給兄弟們謀條出路!給同學切實的分數(shù)回報是我的職責,更是我的使命,我可不想讓我的孩子淪落江湖,任人欺凌,他們該是一等一的好漢!我對孩子說,診斷、分數(shù)那是我的拿手,高一高二大家沒怎么看出來,那是我裝的,大家且看我為諸君快戰(zhàn)!我想我能夠以分數(shù)不斷為軌道,以語言為媒介,促進并推動孩子完整意義上“人”的發(fā)展。
準備的“道”挺多,就先說說高考作文的準備吧:
高三作文一共要寫幾篇,為什么要寫這些?
幾次模擬考的作文如何安排?
每一篇作文訓練都擊打高考哪些要害?這一篇與上一篇在訓練價值上有何異同,它們訓練的價值點各自都是什么?
高考作文較核心的競爭手段有哪些,基礎雄厚,文筆扎實的孩子較后還需要有哪些較高與?
決不要小看了這些問題的構建與思考,對于這些問題的理解與把握,構成了一位“主帥”的高考作文思想。高考中讀與寫的競爭,絕不是僅僅去拼“孩子”,更多的是拼“主帥”的整體謀略與局部細節(jié)。“主帥”運籌帷幄,孩子們方可決勝千里?梢赃@樣說,我們高一高二的“夢”,并沒有白做,相當多的孩子解決了“寫什么”和“怎樣寫”的問題,那個時候他們高臥隆中;直等到“高三”這個劉備相顧,“先生”們開始初用兵了。火燒博望坡的時候,有的“先生”不免還是燒著了自己,但那有什么關系,“先生”自有韜略在胸,幾經修煉,他們紛紛于2010年3月的時候,走向了成熟。
今年高考剛過,社會上就流傳哪些地方押中了高功課目。其實,押不押中高考具體題目內容都無關緊要,今年押中,明年不一定還能押中。還有就是什么叫“押中”?是把這句話寫到了后黑板上,就叫“押中”了嗎?還是全班同學都寫過這樣的一個題目,就叫“押中”;“寫過”就一定等于能夠“寫好”嗎?解決這個題目其實內里是考生有無自己核心的寫作材料。賀亦敏寫黃土高原,楊柳青青寫一棵樹,吳景鍵寫孫中山梁漱溟,袁林寫清華北大……這些都是在走上考場,拿到題目之前就已解決了的問題,即便不是這個題目,相信他們依然可以處理得很好。寫作今年高考這個題目,還需要解決一些技術問題,這些技術問題具體是:
1.能不能讀懂“形象”并進而駕馭“形象”?
2.對于“形象”和有象征意義的動作“仰望”、“腳踏”界定了嗎?是否在界定之后才展開?
3.對這個題目是否能夠把恢弘的大局和細切的局部結合起來處理?
4.對題干中思辨性很強的“與”字,是否有個性化地把握?
2010年“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就是09年湖南卷“踮起腳尖”的一個技術翻版。準備的時候,如若把09年湖南卷這個題目真正搞懂,就是押上題啦!而我們在準備中認真關注了這個題目。“內容”解決了,“技術”解決了,不押也是押,想不押都不行。
學習是塑造人的事,分數(shù)也是在塑造人,也可以塑造人!有了生命的質量還怕寫不好文章嗎?教會孩子去“仰望星空”,然后再和孩子一道“腳踏實地”,解決好得分的技術問題,高考必定可以成功!整天就“分”說“分”,整體為了“分”求所謂的“方法”,就猶如一個人為了發(fā)財,整天圍著銀行轉。“銀行”雖近在咫尺,可那里的“錢”,你拿得到嗎?
同學們、老師們,高考是件好玩的事,當不了大人物,就想想高考吧,有種當年諸葛、張良的回歸的感覺。
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呢?2010年6月7日那天上午,我軍大勝。
[注]文中提到的姓名是北京四中2010屆高三2班、高三11班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