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現(xiàn)代漢語中表人稱的詞很簡單,一個概念一般只用一個詞表示,而初中語文文言文中表人稱的詞,每個概念都用幾個不同的詞表示,尤其是第二人稱更富有變化。為方便學習,易于把握,現(xiàn)將初中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此類詞語例析如下:
一、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汝”、“女”、“爾”、“若”。
1、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2、女:用法同“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4、若: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二、尊稱代替第二人稱,主要有“公”、“卿”、“君”、“子”、“足下”。但尊稱不是代詞,而是名詞。
1、卿:可譯作“你”、“您”。
例: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除掌事,不可不學。”(《孫權勸學》);鬼言:“卿太重,將非鬼也?”(《宋定伯捉鬼》)
2、君:可譯作“你”、“您”。
例: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扁鵲見蔡桓公》);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子:可譯作“你”、“您”。
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為學》);子不聞藏書者乎?(《黃生借書說》);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故事兩篇》)
4、公:可譯作“你們”,“公”后加“等”表示復數(shù)。
例: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陳涉世家》)
5、足下:可譯作“你們”。
例: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智康教育:優(yōu)秀的N對一個性化輔導、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小學數(shù)學、英語、語文、物理、化學等全科家教輔導,滿足小學、小學、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類人群課外補習需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