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有人說,在歡聲笑語中考入大學幾乎是一種奢望。在高考前的查漏補缺階段,孩子的學習任務重,心理壓力大,很容易出現身心方面的異常。那么,家長怎樣當好“后勤部長”和“家庭醫(yī)生”,讓孩子平穩(wěn)、健康地度過這一非常時期呢?本文從心理、飲食、休息三個方面請相關人士提出有益的建議。
A心理減負
考生自我減壓的幾種方法
自身減壓法
自身減壓法是一種意念放松,通過想像四肢的感覺集中意念、轉移注意力,從而達到放松的目的。
準備工作:放松地坐在一張軟椅上,胳膊和手放在椅子的扶手或自己的腿上,雙腿采取舒適的姿勢,腳尖略向外,閉上雙眼。在訓練的時候不斷地積極進行自我暗示。
基本步驟:準備姿勢(調整呼吸)———想像四肢的沉重感———持續(xù)20秒———想像四肢的溫暖感———持續(xù)20秒———進入下一循環(huán)訓練(每次做5個循環(huán))。表象訓練減壓法
表象訓練減壓法是指在暗示的誘導下,有意識地積極對自己頭腦中已經形成的運動表象進行回顧、重復、修正、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自己的動作,就好像在頭腦中放電影一樣,從而提高情緒控制能力的方法。這是一種防止診斷怯場的有效方法,在考前兩周就要開始進行訓練。
具體做法:考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把診斷的整個過程通過想像的方式預先在頭腦里逼真地再現,包括一切細節(jié)或自己希望達到的狀態(tài)和情景等,越真實、越詳細、越生動越好。比如,考生把自己診斷那天的情景詳細地想像出來,包括早上如何起床、洗漱、吃早點、準備東西、去學校的情景,到達學校后找考場、找座位以及在考場上答題的情景,像放電影一樣在頭腦中演練。經過演練后,考生進入考場、拿到試題、解答題目等都會感覺很熟悉,緊張情緒自然煙消云散了。運動減壓法
科學地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合,不僅能消除疲勞,還能有效轉移考生的注意力,以此減輕緊張度。
針對考前時間緊的情況,考生應學會抓住間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比如在學習中的間隙時間可進行伸腰、踢腿、做深呼吸等小活動?忌诳记懊咳者M行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從考生的實際情況看,晚上鍛煉比早上鍛煉好。為什么這樣呢?因為早上鍛煉雖然空氣好一點,有助于大腦充分吸收氧氣,但是考生考前大都處于身心疲憊狀態(tài),這往往導致早上鍛煉后,考生整個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鍛煉因為有一個吃飯休息的調試過程,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父母不要愛得太深
某重點高中有一個成績排在上游的女生,因為先進次高考摸底診斷名次下滑,從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她回家后把全部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上,對父母的關懷不管不顧,還經常對他們發(fā)脾氣,有時候爸爸說話用錯一句成語,她就冷嘲熱諷,有一次甚至把媽媽遞過來的蘋果直接給扔了出去。
針對這一現象,相關人士給父母提供了幾點建議:
1、不要把孩子的高考當成全家應對的一場戰(zhàn)爭,即使家長心里這樣想,也不要過分流露出來。特別是在高考查漏補缺這段時間里,父母更要像往常一樣工作和生活,該聊天就聊天,該看電視就看電視,不要怕干擾孩子學習而刻意制造緊張氣氛。如果家長犧牲自己而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相對“真空”的環(huán)境,孩子會覺得一旦考不好就對不起父母,反而多了一層壓力。
2、父母在這段時期會特別在意孩子的診斷表現,茶余飯后就想見縫插針打聽一下,甚至認為這是對孩子較大的關切。但家長應當意識到,過分的關切只能讓孩子平添緊張和不安。
3、多給孩子一些情感鼓勵和支持,而不要在這時再給孩子的小毛病小缺點挑刺。有些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功課,看見他歪頭、轉筆或者筆跡不工整,就在一邊嘮叨個沒完。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的這種習慣很難在短期內改正了,與其讓孩子平添煩躁,不如暫時放任一下,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準備中去。
孩子“噪音過敏”的根源在家長身上
為讓女兒安心在家復習,章先生夫婦專門向單位請了兩個星期假,一心為女兒做好后勤服務。但是自從女兒5月15日開始放假后,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她把自己關在安靜的小房間里,出來吃飯時也是沉默寡言,只要周圍有一點點較大的聲音她就大發(fā)雷霆。
同樣的問題也發(fā)生在錢女士一家身上。為了給兒子營造一個安靜、專心的復習環(huán)境,他們已經竭盡全力。“孩子對聲音神經兮兮。為不打擾他復習,我們已經連續(xù)3個月沒有開過電視。從上個星期開始,連家里的電話線都拔掉了。我和他爸爸在家里說話像做賊一樣。”錢女士說,“孩子現在對噪音越來越敏感,有些噪音防不勝防,比如隔壁家洗衣機的攪拌聲,但是我們怎么能干涉別人洗衣服呢?”
有類似問題的考生不在少數,相關人士說這叫“噪音過敏”。但噪音過敏并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很多是家長將自己的緊張情緒傳給了孩子,比如平時習慣晚上回家看電視的父母,在高考前自覺?措娨;平時好客的父母,高考前斷絕了所有的交際往來;家里的小狗被父母送人等。其實這些舉動恰恰渲染了考前的緊張氣氛,影響了考生情緒的放松。
“考生越是在意環(huán)境,越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劉明波老師指出,“噪音過敏”現象是家長把過度緊張的情緒傳遞給孩子的結果。家長越是小心翼翼地去創(chuàng)造“安靜”,孩子越是感受到壓力,一旦在復習上碰到一點挫折就會產生自責,當自責超過自己的承受力,噪音就會成為脾氣引爆劑。“就像一個人獨自在深山峽谷里行走,猿啼鳥叫,讓人感到很放松。如果突然間一點聲音都沒有了,反而令人感到恐懼。”
劉老師表示,考生應追求心態(tài)上的平靜而非環(huán)境上的少有安靜,因為考場上的環(huán)境噪音是無法控制的。比如考場正對著馬路,即使車輛不按喇叭,駛過去還是會有聲音,其中有很多預料不到的因素。
智康教育:優(yōu)秀的N對一個性化輔導、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小學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化學等全科家教輔導,滿足小學、小學、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類人群課外補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