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咨詢電話中傳來了孩子急促的聲音,“高考前學習很辛苦,家長、老師總安慰我們:堅持到高考,考完了就好了!我自己也這樣自我安慰。原以為考后就可以大大地放松一下了,可是現(xiàn)在根本就不是這樣!”
“這幾天我都沒睡好,一顆心老懸著,其實當時自己考時感覺一般,沒有什么不好的,但這幾天腦子里總在回想診斷時的過程,越想越不肯定,擔心:涂卡的時候有沒有涂錯呀?作文是不是離題了?對過答案后,感覺更糟糕。錯了的,自然不用說;對了的,又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了!
“還有十來天,高考分數就要出來了,心里真是越想越心慌、害怕,怕自己考不好,對不起父母、沒臉見人……如果真沒考好,我該怎么辦呀?”
高考終于結束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讀路終于暫告一個段落了,家長和考生都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然而在深深地呼出一口氣的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高考結束并不意味著心理壓力的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對診斷結果的擔心與恐懼。
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不少考生會產生不同的焦慮狀態(tài),如何面對這樣的困擾?廈門雙十中學的心理老師張頡根據多年為高三考生提供咨詢的經驗,為考生和家長送來了一份貼心指導。
為診斷結果擔憂恐懼
患得患失
不少孩子缺乏自信心,面對問題的時候也總愛往消極的方面去想。面對高考這一重大診斷,考生們更是不敢輕易地相信自己,診斷是“容易”還是“難”、是“對”還是“錯”?他們常常會對自己高考時的狀態(tài)、感覺進行反芻。自己的感覺不錯,卻不敢肯定,認為是題目本身就簡單 (考不出自己的水平)、懷疑自己粗心大意等;一旦自己的感覺不好,則更會放大這種感覺,將這種感覺過度概括,有一題做不好,那就很多題都不好了等等。
擔憂恐懼在現(xiàn)在的競爭壓力下,高考早已不單單是考生的事了,考生家長在整個高三階段都盡心盡力地給孩子提供優(yōu)良的飲食、環(huán)境、心理等各方面服務,這些服務無形之中就給孩子傳遞著壓力的信息;在家長與周圍親朋的言行之中,對于高三的孩子也多有“關照”,“我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咱們家可從來沒出過大孩子呀”……加之,在各次大考小考中,家長對考不好的孩子表現(xiàn)出失望的情緒,給孩子臉色看等等,都讓孩子在等待診斷結果時,充滿了擔憂與恐懼。
“考不好,我對不起父母”、“我不想讓父母失望”……也成為了這一階段孩子擔心的一個焦點。
后悔自責
有的同學感覺自己考砸了,或是對了高考答案之后,發(fā)現(xiàn)與自己的預期值相差甚遠,還有那些在答題時犯了低級錯誤的同學,更是悔恨交加,成天自責,“如果當時我能……我現(xiàn)在就……”一味地沉浸在悔恨、自責中,甚至有的人還會產生自卑的情緒,總覺得在親人朋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接受自己和改變自己考后的等待是漫長的,它使得很多的考生備受煎熬,于是這兩周也就成為了考生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為幫助廣大考生順利地度過這一高發(fā)期,張頡老師給大家以下的建議:
1、接受現(xiàn)狀
接受現(xiàn)狀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1)接受事實。診斷已經結束了,成績的結果(特別提醒注意的是“成績的結果”,而非“高考的結果”)已經無法改變了,再去擔憂、埋怨都已經沒有意義了。抬頭望望廣闊的天空,當一切還是未知數時,想有什么用呢?無論你怎么后悔、期望也改變不了事實,不如該放下時且放下,不能放下時,讓自己去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情或者思考。
(2)接受你的情緒狀態(tài)。對診斷成績的擔心和適當地反省是正常的,這只能說明你很重視這個診斷結果,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反省也是為了讓你在這一診斷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以便于對你未來有所幫助。不要一味地去埋怨自己,不要為自己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擔憂而苦惱、害怕,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正常的。
2、調整情緒
考后用積極的行動給自己的心靈做一個SPA,調整好情緒以度過未來等待的日子。
★改變 利用這一段等待的時間,進行一下改變,你可以改變自己,也可以改變你所熟悉的環(huán)境。
改變發(fā)型:換個發(fā)型轉換一下心情,排除心靈上的倦怠感;
改變服裝:脫掉單一的校服,換上色彩鮮艷的服裝,也會令你心情好轉;
改變房間:你也可以試試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重新布置一下你的房間,讓身心在一個新氛圍中得到放松;
改變作息:改變進入高三后的作息和行為,適當運動。
此外,走入大自然,與動植物親密接觸,讓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感染你;
★傾訴 把心里的郁悶、焦慮向自己信任的人訴說,可以選擇發(fā)短信、寫郵件、QQ聊天等方式來交流。通過交談,使你感覺不孤單,甚至通過他們的幫助發(fā)現(xiàn)自己想法不理性的地方。
要特別提醒的是,要選好傾訴的對象。如果你的父母也很緊張、焦慮,一旦你把焦慮說出來,家長聽了也跟著著急,這樣就會產生互相促進焦慮的惡性循環(huán)。另外,如果家長無法給你提供有效幫助,反而可能使你自己的錯誤觀念更加堅定,從而產生更大的焦慮。
3、積極應對
診斷的結束并不意味著高考的結束,而即將出來的診斷成績也只是決定高考結果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已成定局,現(xiàn)在你更應該做的事就是:針對可能有的結果,積極地應對。
你不妨根據自己的擔憂,估計一下,這次診斷可能的較好成績、較差成績、中等成績分別是多少;再根據這三個成績,思考分別能報考的學校,找資料從這類學校中進行選擇,選出在這一檔的學校中適合的學校和專業(yè)。
一旦成績出來了,自己心理上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承受力,也能更好地為另一場診斷——— 填報志愿交上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更何況,等分數出來,說不定你會收獲驚喜呢!
4、尋求幫助
以上三步走下來,如果你仍覺得焦慮,就要懂得去尋求幫助了。你可以去尋求一些專業(yè)人士或者機構的幫助,或向你信賴的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
在這里,提醒考生的家長,無論孩子考得怎么樣,都不應該埋怨和責備,因為這一切都已經沒有意義,F(xiàn)在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調整心態(tài),積極面對現(xiàn)實,同時幫助孩子做好志愿選擇的工作,協(xié)助孩子規(guī)劃未來,給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勇氣。家長不妨多陪孩子談心、聊天?傊尯⒆又兰胰耸撬肋h的支持者![!--empirenews.page--]